简述液压阀的发展
简述液压阀的发展
尤其是浙江大学路甬祥博士获得了带二通嵌入式锥阀与负载无关的电液体积流量调节装置 ” 二通嵌入式锥阀为主级的二通比例节流阀 ” 无级压力控制装置 ” 变量泵与负载无关的无级流量调节装置 ” 等四项发明和专利权,80 年代是国液压技术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被誉为八十年代液压技术的新突破,为我国争得了荣誉。 由于微电子技术的不时进步,80 年代以来。微处理机、电子功率放大率、传感器与液压 / 气动控制单元相互集成,形成了机械电子一体化产品,为液压阀改善性能、提高控制性发明了条件。
80 年代的主要进展是比例技术和二通插装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二通比例压力、流量、方向控制组件,配以各种参数检测反馈和电子或微机控制单元,使液压系统性能大幅度简化,度提高。更好的适应了中大功率工程控制的技术要求。形成 80 年代有特色的比例插装技术。
机电一体化已成为国外工程机械发展的趋势。将液压技术与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相互交融,90 年代。从而提高了液压控制元件的自动化水平,改善作业性能,实现高效节能的目的数字阀也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与比例阀、伺服阀相比、液压阀,这种阀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价廉,抗污染能力强,重复性好,工作稳定可靠,功率小。但是发展速度愉快,应用范围也不大。这是由于数字阀的类型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一般数字阀主要用于先导控制和中小流量控制场合,例如数控电液伺服阀或者数控比例阀等。
中国人就在输水管道上使用了竹管和木塞阀公元前 2000 年前。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也曾记载。从盐井中汲水制盐时,竹子管路上安装了阀,用来控制盐水的流动。古埃及人为了防止尼罗河水泛滥而兴办的大规模治水工程中,公元前十八世纪。就采用了木制旋塞,用来控制水的流动方向,并可调节水的流量,这就是现代旋塞阀的雏形。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也曾记载。从盐井中汲水制盐时,竹子管路上安装了阀,用来控制盐水的流动. 1681 年 D. 帕潘( D.Papin 发明了带安全阀的压力釜,随着锅炉的使用。实现压力自动控制。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使阀门进入了机械工程领域,18 世纪中叶英国工程师弗莱明 . 詹金( F.Jinken 1833 1885 发明世界上的一台差压补偿流量阀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瓦特的蒸汽机上除了使用旋塞阀、平安阀和止回阀外,还是用了蝶阀,可以调节流量。随着蒸汽机流量和压力的增大,使用旋塞阀控制蒸汽机的进气和排气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呈现了滑阀。19 世纪确实是液压气动技术走向工业应用的世纪。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产业需求安慰了液压技术及元件方面的不时进步。
依诺维特 ” 杯机电工程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由于汽车工业发展及二次世界大战中大规模的武器的生产促进了机械制造工业规范化、模块化概念与技术的形成发展,20 世纪是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飞速发展并日趋成熟的世纪。特别是 30 年代以后。也是控制理论与工作实践飞速发展的时期,从而也为电液、气动控制工程的进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进步。液压控制阀的发展概要如下: 之后简单的通断式液压控制阀问世,1936 年 Harri Vicker 发明先导控制压力阀为标志的管式系列液体控制元件,确实为工业的某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但是组成的回路和系统,控制的功能、精度及动作时间方面,往往不能满足某些使用场合的要求。 线性控制理论的形成对液压控制技术的发展发生了深刻影响。由于仿形切削加工,50 年代。航海与航空航天伺服控制系统的实践需要,液压仿形刀架、电液伺服元件及系统相继问世。
电液伺服阀是电子和液压两门技术结合,能满足自动控制更高要求。液压伺服阀能把很小的电气输入信号放大胜利率很大的液压能量输出,并能随电气信号的变化而快速跟踪,使执行机构获得较高的动作频率,以满足高精度控制要求。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体积小,以及能适应连续信号控制和脉冲信号控制等优点。但是由伺服控制元件组成的连续式伺服控制系统,由于需要反馈回路,系统较复杂,元件及整个系统的造价高贵,且工作条件要求严格,这给使用和维护带来很大困难。 各类民用工程对电液控制技术的需求,60 年代后期。显得更加迫切和广泛,这些液压系统通常只希望采用较简易的电气装置,来实现对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不太高的控制。例如连续比例控制。有的仅要求遥控,并且大多数都是不要求反馈的开环控制。
另外希望它对液压系统污染控制要求不很高,容易达到工作平安、可靠使用维修简单的目的比例控制阀正是根据这种需要发生,通断式控制元件和伺服控制元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电 - 液控制元件。同时期出现了板式以及叠装式液压气动元件系列,随着人们应用中的不时摸索和实践。从而使液压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使液压系统结构紧凑,减少阀间的管道连接,便于装置、使用和维修。但是用这些常用的液压阀构成的集成系统的各种方式,仅对小流量的液压系统能收到较为良好的效果,对中、大流量,特别是流量大于 200L/m 液压系统,采用这些方式进行集成仍不免有很多困难,一般还只能采用管道进行阀间连接,组成系统。由于流量大,管道粗,因此配管工作量大,装置、维修困难,且易出现漏油、振动等弊病,这就构成了液压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难题。
作为液压技术的一个新的分枝 — 液压逻辑阀(插装阀)呈现了后来逐步形成的规范化功能控制单元为特征的模块化集成单元技术。不只能实现常用液压控制阀的各种动作要求,70 年代初。而且和普通的液压阀相比,控制同等功率的情况下,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功率损失小,动作速度快和易于集成等突出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上海公新机械有限公司-张总-021-57958728,18964778658,欢迎来电咨询。
上一篇:流量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下一篇:液压阀块布局则